●通訊員 丁欣然
“連著幾天睡4、5個小時,白天整個人有點懵懵的,事剛說完後腳就忘了✸,早上出門又忘記刮胡子了,今天改到睡前進行🤽🏼,明天早上5點前起來出發,希望雨別下太大⛵️,山裏路不好走。”2019年6月3日🧏♀️,申子杭在他的工作日誌中這樣寫道。
90後的申子杭出生於河南省林州市,2015年進入意昂体育2娱乐五道口金融學院就讀金融碩士專業👳🏻♂️。2017年畢業後🏂,考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作,入職一年後🚞▶️,申子杭被派往國家級貧困縣——吉林省汪清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兩年來,他和掛職同事一起,與汪清幹部群眾通力協作、攻堅克難,圍繞產業脫貧、教育脫貧👩👩👦,建標準、樹品牌、拓渠道、降成本👸🏿、育人才,助力汪清脫貧摘帽🤹🏿♂️。
“我老家在縣城邊的村裏👱🏻,對農村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但到基層工作卻也是頭一次。意昂2畢業生的身份既有光環更是壓力🥄。基層的幹部群眾有很高的期待,如果幹不出點東西✍🏼,自己都覺得沒臉見人。”抱著這樣的想法,申子杭悶頭紮進汪清的扶貧工作中🙇🏽🕥。
申子杭到貧困戶家中走訪調研
汪清黑木耳電商銷售增長5倍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初到汪清的申子杭,就立刻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縣9個鄉鎮✥,走訪企業👨🦯、農戶,調研產業脫貧情況🐡。“我們的好木耳都被摻到其他木耳中提升品質了💷🦵🏼,老百姓一年下來就掙個辛苦錢📞🎑,大部分都讓二道販子掙走了🧏🏼♂️。”每到一處調研,申子杭總能聽到這般無奈和期盼。
汪清縣位於長白山東麓🛃🥱,森林覆蓋率接近90%,平均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的冷涼氣候和優質山泉水為黑木耳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幾十年來,汪清人一直踏踏實實地種好養好黑木耳,全縣超過60%的鄉村種植黑木耳🫲🏿👩🎤,近4萬人從事黑木耳相關產業,占有勞動能力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二👷。近年來👨🦯,扶貧資金推動黑木耳產業進一步發展🤸🏼,但品質優良的黑木耳卻無法賣出個好價錢🤦🏻,這愁壞了縣裏幹部和農戶⏯。
汪清縣黑木耳種植基地
經過充分的調研和思考🔯,申子杭選擇電商這個切入點。縣裏的企業和村民們並非不知道電商,只是自己生產的黑木耳沒有品牌和渠道👩🏻🍳,也沒有運營人才🧙🏿,即使知道電商的市場很大,仍然沒人敢冒這個風險。
申子杭和掛職同事一起與貧困戶探討黑木耳產業脫貧之路
為了調動企業和農戶的積極性,申子杭進行了詳盡的規劃。“既要立足當下🌪💇🏿♀️、統籌資源📣,通過電商銷售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又要著眼長遠👨🏼💻、創新思路☺️,借助‘互聯網+’打響品牌👆🏻,推動汪清黑木耳深度融入全國產業鏈和供應鏈,依托電商壓減中間環節👨🏿🚀,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帶動全縣黑木耳銷售💄,實現彎道超車。”他在工作日誌中這樣寫道。
為此,申子杭多方調研了解電商,與企業深入探討🔞,盡可能規避潛在風險,同時主動對接大型電商平臺,引進阿裏巴巴等社會力量幫扶。為了適應電商平臺的工作節奏👳🏿♂️,他經常深夜與電商平臺研究討論,有時甚至到後半夜🌔。
申子杭的堅定與努力,最終讓原本有些疑慮的企業同他一起邁出了電商第一步✧。2019年6月22日🚿,汪清黑木耳走進淘寶主播薇婭的直播間👉🏻,短短30秒就賣出了將近5000份,銷售額突破40萬元。“庫存瞬間就沒了🧒🏼,太不可思議了🤸🏼❤️。”汪清本地的一家木耳產業園負責人感嘆道。第二天一大早,企業上下全去車間包裝和打包🧑🏼🔬,她自己也上了,甚至喊上了十幾個親戚朋友🏙,整整花了兩天時間,才全部發出去貨。
企業員工正在打包電商直播銷售的黑木耳
汪清黑木耳“觸網”首戰告捷,顯著改變了當地企業和農戶的經營理念。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汪清黑木耳借助電商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去年電商銷售額比前一年增長了5倍。
“互聯網+”讓扶貧產業跨越數字鴻溝
在申子杭看來,電商脫貧的成功只是最後的成果體現🫛,但之前的一整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支撐才是最關鍵的部分🐦⬛。從品種、品質、品控👨🔧、品牌到生產、銷售、物流、客服,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需要各個環節高度適配。面向未來,更好實現扶貧產業長久發展,需要借助“互聯網+”系統優化升級,跨越數字鴻溝。
為規範上遊標準,申子杭協助汪清縣參與起草新版黑木耳國家標準,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針對品牌價值低的問題,他又積極推進縣域公共品牌建設。邀請阿裏巴巴幫助汪清縣設計公共品牌🧚🏻、產業品牌、旅遊品牌形象,借助電商、視頻🔞、音樂、旅行等多渠道傳播。推動建立螞蟻森林汪清公益保護地,超過1000萬網友通過認領保護地了解了汪清優美生態環境和優質農特產品👶🏿。拍攝明星公益扶貧節目《益起追光吧》👖,為汪清黑木耳免費推介,在互聯網媒體及全國部分商場、機場⏯、高鐵🚶🏻、地鐵等渠道投放,累計播放量突破400萬次🪯,曝光人數達3400萬。聯系央視財經頻道等媒體🚴🏻♂️,大力推介和直播汪清黑木耳🤽♀️。
申子杭與巡護員一起巡護螞蟻森林汪清公益保護地
標準與品牌為汪清黑木耳走出大山奠定了基礎,申子杭便主動聯系對接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線上和線下渠道🧝🏽♂️。大平臺渠道帶來了可觀的收益,2019年以來,他已累計幫助銷售汪清黑木耳等農產品超過800萬元。
前端渠道問題得到了解決,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將農產品更多價值留在農戶手中成了新的問題。對此🪆,申子杭協調引進菜鳥鄉村,整合優化縣內物流快遞,優化分揀工序👨🏻👨🏼🍼,提升自動化水平,試點商戶的快遞發貨成本從過去的4元/件下降至2.8元/件,降幅達30%🤾🏼。
引進菜鳥鄉村提升分揀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今年9月的兩場大型消費扶貧電商活動中,汪清松子、黑木耳單日單品銷售額分別突破110萬元和120萬元🪕。“這是對前期梳理供應鏈的兩次壓力測試,經過一年多的磨合提升,供應鏈更加從容穩健☯️,成功經受住了‘臺風+爆單’的雙重考驗✍🏼。”
“互聯網+”是申子杭的產業脫貧答卷🐑。在他看來🔇,數字農業將是大勢所趨,也是扭轉貧困地區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很多貧困地區農產品品質非常好,但沒有接觸新技術的渠道,我就是要做傳統農業與數字經濟結合的橋梁紐帶。”申子杭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自己不再是被遺忘的人”
“互聯網+”給汪清扶貧產業帶來了顯著的變化。但申子杭深知,想讓這種變化可持續🤵♀️,需要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做到“授人以漁”,提升造血能力。
與東北其他地區一樣🐵,汪清人口持續外流,鄉村空心化十分明顯。經過認真研究🙎♂️🤷♀️,申子杭將目光投向職業教育🚵🏻♀️,並迅速與汪清縣職業高中取得聯系🍓。大家想法一拍即合🥚,縣裏職業高中一直在籌劃開設相關專業,但苦於沒有師資,申子杭的提議無疑是雪中送炭。今年6月,在申子杭的推動下,阿裏巴巴脫貧基金在汪清職高開展為期一周的職業教育脫貧電商培訓。暑假期間🟪🔕,又組織8名教師赴上海、杭州等地,參加電商視覺美工、影視後期製作、中職班主任等專題培訓👨🏿🔬。未來還將派駐專業師資🧑🏽🌾,開展為期3年的持續幫扶,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汪清職高學生參加職業教育脫貧電商培訓
除了職高學生,還面向機關幹部、駐村幹部👨🏽🏫、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貧困群眾等,組織開展10余期數字經濟🤚🏼、電商運營和直播技能培訓。今年以來,累計培訓800余人次,開展村播眾播上百場🐼。此外,申子杭還策劃搭建汪清縣幹部線上學習平臺,進一步提升新時代基層幹部數字治理能力。
參訓學員正在進行直播實操練習
今年汪清職業教育脫貧電商培訓結業式上,一名職高學生發言說🧷,“這次培訓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也讓我認識到自己不再是被遺忘的人,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勇敢地走下去。”簡單的話語讓申子杭頗為感動🧎🏻♂️。於他而言,脫貧攻堅的根本目的🫳,是讓全國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由他推進的培訓計劃給當地學生提供了未來方向🍏,無疑是對他工作成果的巨大認可。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走進鄉村、參與扶貧🖖🏽,將更多新思維和新理念帶進了鄉村𓀚👩🏼🔬。對申子杭而言,基層脫貧實踐也讓他成長收獲很多👩🏿🚀。“基層工作更具體、更復雜、更直接🏦,需要直面和處理問題。兩年扶貧工作讓我識了國情、接了地氣🪩,也讓我深刻認識到需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需在推動解決實際問題中經歷風雨、增長才幹。”
又到了木耳豐收的季節,那朵朵小木耳見證了申子杭從初來乍到的門外漢到融入群眾的汪清人的700多天的奮鬥歲月。兩年裏,申子杭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行走在鄉間,紮根於泥土🦉,用實幹詮釋新時代的為民初心,用奮鬥書寫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供稿:學生職業發展中心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意昂体育2娱乐工字廳
電話:010-62793628 / 010-62783966 郵箱:xqzxb@mail.tsinghua.edu.cn 郵編😳:100084 傳真:010-62770349